人类企图系统地研究我们整个经验的最基本结构,以便达到概念上尽可能清晰,经验上尽可能被确证和理性上尽可能融贯的信念。

此书是非常好的哲学(史)入门。第四版分为四个部分,三十三章。


0 引论

讨论什么是哲学并且哲学研究什么。

哲学观念

有人说哲学家是“描绘不可能者,证明显而易见者”。但实际上日常生活中就隐藏很多哲学话题。

这里作者举了七个场景并解释了其中蕴含的哲学。

过去的哲学家观念会一直出现在当代语境中:

  • 因为他们处理的问题对于人类经验来说有根本性。
  • 而且人们今天的思维方式和历史上伟大哲学家的思想有直接联系。

观念像感冒:观念和价值漂浮在周围的文化中,我们吸收了它们并没有思考它们,就形成了自己的信念和价值。

学习哲学可以更清晰了解自己信念,理解它们的起源,看到他人发现其中的优缺点。

学习哲学可以发展“理智肌肉”,类似健身锻炼肌肉。如果一直被相似观念和令人舒适的人和书所包围,我们依旧是理智上羸弱的。但哲学家提出的观念是挑战性的和陌生的,而且他们也提供了结论的论证,通过这些可以发展我们批判地分析他人观念和清晰地表达捍卫自己观念的能力。

哲学

人类企图系统地研究我们整个经验的最基本结构,以便达到概念上尽可能清晰,经验上尽可能被确证和理性上尽可能融贯的信念。

“人类企图”的含义是:我们永远不会放弃哲学,哲学也永远不会放弃我们,并且我们的根本信念永远需要修正和改进。

追求哲学理解和培养有意义的关系是类似的:在关系和哲学中,总会有新问题和用新方式处理老问题。成功的爱人会孜孜不倦探索彼此个性的方方面面;同样成功的哲学家无休止地探索新观念和旧观念的新维度。

哲学标准有三条:

  1. 概念清晰性。
  2. 经验确证性。哲学不同于科学,它们是提供对人类共同经验的最好诠释,而不是预测特定的物理事件。
  3. 理论融贯性。这个标准最低限度要求一种哲学不包含矛盾或不与自身冲突。

关于论证有两个基本问题:

  1. 前提能被接受吗?
    • 它们清晰吗?
    • 它们有道理吗?
  2. 前提给结论提供了足够支持吗?

有两种论证形式是可接受的推理:

  1. 前提为真,而结论也绝对不是假的。即有效论证。或者演绎有效
    • 前提为真的有效论证是可靠论证
  2. 前提使结论高度可能的论证是归纳强的论证。或者强论证
    • 前提为真的强论证是有说服力的论证。它并不像可靠论证那样绝对保证结论。

学习哲学像骑自行车,而不是记忆百科全书或者收集阅读棒球卡。

学习哲学的策略是 FOCUS: Facts, Outlook, Critique, Undergoing Self-examination.

  • 事实。认识每个哲学家的生平、影响和研究。
  • 观点。通过哲学家的观点看问题。需要对该哲学家的主观认同。
  • 批判。这是阅读哲学最重要和最困难的环节。前面的三个哲学标准可以用在这里。
  • 经历自我审查。在审查了哲学家的观念后,要用他们的观念来审查自己的观念。

哲学领域

哲学领域主要领域有三个:

  • 认识论。包括真相、知识、理性、经验等。
  • 形而上学。包括终极存在、心灵、自由等。
  • 伦理学。包括行为、道德原则、道德判断等。

其他更特殊的领域还有更多,比如:

  • 逻辑学。
  • 社会和政治哲学。
  • 宗教哲学。

还有一些特定学科的哲学问题,如艺术哲学(美学)等。

女哲学家

哲学和其他大多数学科一样,倾向于表现一种有利于男性的性别偏向。

但女性哲学家的职业能见度已经在逐渐提高。

本书有五处关于“哲学中的女性”的特写。